陈又川 官方网站

http://chfan.zxart.cn/

陈又川

陈又川

粉丝:68933

作品总数:65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陈又川| 中国著名文化人艺术家 陈又川,曾用名陈凡,湖北省武汉市人,生于成都长于北京居北京。星星画会、四月影会成员。资深画家、摄影家、书法家。国际著名精英人文政经学者和文学作家、艺术批评家。长期从事文...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现代摄影创作与摄影现代意识

现代摄影创作与摄影现代意识

(在北京青年摄影论坛上的演讲)

 陈凡

 

  摄影门类的放射性展现,不仅引起了专业摄影家们竟相追逐,同时也引起了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倾慕和追求。

  摄影活动,已逐步在当人中得到推广,从而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摄影的这种变革势不可挡。

  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正以不可抗拒的冲击波,猛烈地冲击着旧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社会传统习俗,它必然将不可阻碍地改变着我们时代的面貌。在我们祖国这块热土上,尽管这种冲击波会对各个不同的地区,产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但这个总趋势却是无法改变的。

  社会变革,必然要促进科技革命,而科技的推进,又直接促动了摄影科技的发展。值得注目的是,这种摄影科技的发展,正是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必然导致精神生活的多样化,这个物化过程,最终促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和转移。

  时代的进步,是顺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新的潮流总是不可阻挡的。如果我们从事摄影创作,不能首先植根于现代人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追索、去寻找,必然会导致摄影创作的枯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独特的表现语汇,而各门艺术的语汇,又是在不断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更替和丰富的。我们不能设想,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表现语汇是可以不变的,会永远使用下去,探求摄影的现代观念,注重现代摄影的审美内涵形式和哲学思辩能力,是目前摄影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在观念上更新的重要课题。多少年来,摄影作品的雷同化表像化和缺乏个性特色的倾向,已成为当我国繁荣摄影创作的不利因素。

 由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摄影创作的艺术自觉非常缺乏,而现今人们对雷同的模式创作风气很反感,这便需要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从艺术实践中去探求种种新的创作出路。

 对于摄影艺术来讲,由于照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必然会带不造型语汇的更替和丰富,而造型语汇的更替,正是意味着摄影艺术观念的变化。现代摄影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当今社会变革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它并不是随意形成的,因此研究现代人审美需求,是推动摄影向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推动现代摄影的发展,我们就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由于建国后三十多年来,政治与经济生活的挫折和不同程度的失调,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的破坏,我们一批卓有成就的老摄影家和有才干的中年摄影家,都同时经历了种种政治运动的磨难和冲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思想上都程度不同的受到了伤害和禁锢,因而,许多人创作思想呈现出一种保守的状态。由于思想观念的僵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他们基本上是在“一种风格的创作制作环境中浸染”,加上极左思潮的干扰和大一统政治观念的训教和制约,他们“消磨了敏锐力,内在的创造潜力发挥不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难超越的历史局限。

  面对新时期的改革形势,当然他们也在面临时代的决择,思想观念的更新也对他们提出了挑战。相信在社会突变或渐变时期,在从旧到新的演变过程中,再认识会使他们中的一部人获得省悟,但我们不能指望都会解决得很好。应该说,现时代最寄希望的,正是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因此,青年一代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可以说新的摄影事业在召唤着我们青年一代人,这是振奋的也是艰巨的。

 

 

  现实生活在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也在动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震撼产生着更替,更替中又交错着新旧矛盾的争斗、裂变、转化和聚合。因此,现实生活这字眼,已不那么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了。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认识它、理解它,进而主宰它。生活必竟是生活,它是具体的,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我们直面今天的现实生活,既有亲近感,又有陌生感,在亲近与陌生的并存中,人们在寻找、在追索、在思考,并以现代社会生活特有的适应能力,与其抗争,求得依存和前进的力量。

  这是一个难忘的新时代,人们面前的课题太多了,它需要人们来回答、来认识、来理解。

  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有耐力多韧性,就在于不惧怕陌生,也不为陌生而失望。叹息是存在的,但叹息之后依然是奋进,这就是我们可贵的民族精神。正因为有这精神,才有我们民族今天的发展。不是吗?人们习惯了在困难中生存,在挫折中奋进,总会是坚强的、清醒的。

 

 

  我观察着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人,常常使我物我两忘的境界之中:现实的人脱颖而出并给我以强烈震动的,是一种流动的、升华的和无以托形的精髓,这或许便是我们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

  生活的真实面和复杂面,并不意味着生活必定是赤裸裸的、无情的,人们总要去创造美好的东西,我认为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正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从事摄影创作的青年实干家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增强信心,和树立勇气去奋斗一番呢!这正我今天开章明意所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所以,在坐的各位青年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谈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肯定了一个大方向,明确了我们民族奋进的伟力,所以,现代人不仅对以往的生活现实不满足,同时也必然对以往的对美的追求,也已经很不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容量增大了,角度加宽了,深度也递进了。这可以说,现代人不仅仅对长期以来摄影创作中雷同的模式化创作风气很反感,而且对现今摄影创作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也更高了。

 

 

  我们不能指望单一品种的摄影作品,能赢得众多观众,单一只能造成创作的弱化,它所带来的结果,只能使人们产生的一种毁灭感受。从摄影创作者说,我们追求品种样式的专一化,也同样存在着一种毁灭感,现代摄影创作需要我们力求达到多种类化,这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需要造就自己具备“多功能”,换句话说,不仅仅要懂得摄影,熟练的掌握这门技艺,应尽可能的懂得文学、电影、戏剧、绘画各门类的知识,同时也要力求在创作上达到多种类化。我认为,专一化能体现个人风格将受到局限,多种类化将体现出作为一个摄影创作者的本质特征。

  为了适应现代人多层次多侧面的审美需求,无论造美还是状物,摄影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生活提出一般的简单答案,而是要促使人们去思考自身的多重复杂面和生活本身的多重复杂面,使人们“对生活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进步与倒退进行一种新的反思”,即要求摄影不单单是对人生、对现实进行如实揭示,而是要努力让人们通过各自的体验与经历,对人生对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更高层次的反思过程中,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强化和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摄影不仅仅是单纯的造美工具,它更应成为利器,成为剖析人生、剖析现实和剖析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利器。

 是利器决非没有造美可言,美存在于社会、自然和人之中,社会和自然是人修身养性之本,人要改造社会,也要净化自然,这就是造美。造美不仅需要讴歌和评价,也需要鞭笞,如果缺乏作为真正摄影使命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不能造美,相反会引起美的弱化甚至引起美的泛滥。

 

 

 我们需要使摄影逐步建立起一种画面与观众(或读者)之间的思考空间。这种思考空间,正是通过人们在求实性思考过程中,达到自我认识,从而获得思想上的解放和认识上的开拓。

 直面现实生活,思考是重要的。相机的瞬间捕捉和制作的创意布局,时时都考验着摄影者对生活思考的深度。我们的大众百姓是从来不示弱的伟大民族。正直与勤劳,善良与坚强,使他们具有潜在的聚合力,这是经历了几百年的艰苦奋斗才具有的,历史曾给祖国和人民留下创伤,因此也留下了教训,同时也留下了希望,因此唤起了整个民族的奋进。今天,生活的主人,就是这千千万万普通的现代人,就其时代素质来说,已聚合出新的民族伟力。

 现代社会生活让我们亲近,那么陌生就是暂时的,民族潜在的聚合力将冲破陌生的羁绊,人们定会在陌生中寻找到新的亲近。对生活的思考,是为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摄影艺术生命带来新的契机,所以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摄影观念的更新,将导致摄影技巧现代意识的有机注入,它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创作把握问题,特别是当前造型表述同心理表述(或称哲理表述)并重的新的摄影观念形态的出现,对于摄影技巧的现代意识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总的来说,摄影的现代造型意识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造型的综合意识;

      造型的时空意识;

      造型的模糊意识。

从这三点出发,现代摄影从形象把握现实与本质的关系,已超越了生活的表像真实,而获得了内在精神气质的意象真实,也就是说摄影造型已成为直接传递作品思想内涵和哲学思辩的有机因素,它不仅具有造型寓意,也具有造型象征性和隐喻性。我以为,前者在着重强调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相结合的创作者的主导动机;后者则着重强调主观表现的创作者的主导动机。

 

 

关于象征与隐喻。我想借此机会,侧重谈一下非指向性造型象征性和隐喻性,即谈一下创作者主观表现的象征因素和隐喻因素。

 象征:是一种通过联想、模拟或约定有代表某种东西的实体,特别是代表某种不可见事物的物质实体。常用以体现抽象思想概念。

 隐喻:是指一个具体的对象,或全部或局部的通过隐晦的模拟,从它通常所指的对象转到另一个它可能指的对象,如冷酷的大海、鲜血凝聚的太阳等等。隐喻,可能体现抽象思想概念,也可能以此物比喻彼物。

象征与隐喻,前者显得明显,后者显得隐晦,但都用于模拟。

  要使作品的象征和隐喻,“不只具有单一的寓意,而是具有甚至多重的含义”,因此就更加深刻,更加富有思想性,更加触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诸多问题。

 要使作品的象征和隐喻,不仅取材于生活细节而且更从生活中得到造化,从中提炼哲理,使之富有新意,不落俗套。

 如果摄影者不是来自生活本身,而是全凭自己的杜撰,那么往往会使作品出现败笔而不真实不生动。

 要使作品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安排象征和隐喻时,就不能凭摄影者主观随意性外加上去,而应是根据画面内容自然的体现出来。

 既然现代摄影中有不少作品强调内涵的美学哲理,那么叙述因素与象征或隐喻因素,并不能脱离叙述因素,而洽洽是伴随着叙述画面内容来阐明作品的主题。

 

 

 在现代摄影中,象征性和隐喻性,具有体现哲理思辩的作用。当然,它必须伴之以叙述因素才有价值。

 现代摄影在体现哲理思辩的运用手法上,大致有这样四种:

 1、整个结构有象征性或隐喻性,至于具体画面,却可能有许多是以写实性叙述画面出现的;

 2、是以整个画面的“状态”去体现某思想;

 3、用细节象征或隐喻某种哲理思辩;

写实画面与象征或隐喻画面并用,或者说纪实性与观念性并存。

 象征和隐喻,当然不应是“对观众进行图解和说教,而是取力于启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长期以来,在摄影创作上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就在于存在着“明显的图解和说教的味道”,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观念问题,必然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美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审美心理学占上风,六、七十年代德国出现的‘接受美学’,更是明确提出要把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从作家和作品转移到欣赏者身上去,在我们国内,近年来文艺心理学的集中研究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学科也发展比较快,美学研究的这种趋势”不能不影响摄影艺术。

 八十年代摄影艺术创作层次,随之发生了一些带挑战性的变化,在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上,已开始注重对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研究,并极力克服过去雷同与模式化给象征和隐喻带来的强制性,为调动和发挥观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因为“审美感受的获得,正与欣赏者联想、想象等各种审美心理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欣赏作品时,如果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越活跃越丰富,那么得到的美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

 

 

  关于直觉。

  摄影艺术,十分强调造型的直觉力,而直觉不仅仅对摄影家,就是对作家、音乐家、美术家和戏剧家,在各自的创作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而就摄影艺术来说,直觉意味着构成画面的契机,是构成画面的最基础因素。

  我们可以从CCCP(前苏联)尼季伏洛娃所著《文艺创作心理学》中了解到关于直觉的分析和认识。

  “直觉概念本身产生于唯心主义哲学之内。直觉的事实曾被用于并至今仍然被用于论证许多唯心主义哲学理论。”

  “某些唯心主义者认为,直觉是对超感性的东西之直接的、纯粹灵魂的认识,是不与感官活动和逻辑思维相联系的。另一些人从弗罗伊德的思想出发,把直觉看作纯粹无意识的非逻辑的过程,是‘黑暗的下意识’活动的结果。”

“上述理论具有一个共同因素,即把直觉同逻辑的理论的思维尖锐的对立起来。”

而唯物主义认为“直觉按其实质来说,并不是同逻辑思维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是按同样的规律进行的,但其心理机制有所区别。”

CCCP(前苏联)另一位文艺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从逻辑学或认识论的观点看来,直觉并不是与感觉和思维并列的、特殊的认识途径。……但从心理学观点看,直觉却是在质上有特殊之点的过程,它同展开的逻辑思维的差别,不单在进行的速度方面,虽然从逻辑学角度看,直觉是一种‘快速的思考’。但问题还在于,在一定的进行速度之下,思维过程已经变成另一种具有新的性质的东西,是按另一种新的机制实现的。”

  这种见解,应该被看作为唯物主义直觉理论的开端。

  直觉过程有如下七种特点:

       直接性;

       推理;

     不存在在某种努力和困难,过程似乎是自己进行的;

     过程伴随着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的坚信感;

     一过程的理智性,它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

     觉过程同解决新任务的联系,这使它有别于习惯性和熟练;

  快速性,在某些场合直接过程进行的瞬间性,这种瞬间性在评价被感知的对象(如风格感等)时特别引人注目。

唯物主义认为,直觉过程“可以用过去印象的痕迹的系统化来解释”,即称之为“动力定型”。

所谓“动力定型”,亦即是“直觉的这种机制是神经兴奋的副优势中心。”“特征是某种动力的定型性,因为它们是由于痕迹的复活,由于已有的暂时联系、已形成的巩固的动力定型的活化而形成的。

1、“形象概括作用不仅表现于直觉过程,而且也表现于我们所认为的逻辑过程。”

2、“属于低级的感性认识水平的直觉过程能够与高级的逻辑认识水平等值。”“因此,形象概括反映着事物的本质特性,而直觉过程也就被提高到逻辑的水平。”

3、“直觉过程并不仅仅归结为对感知事物和被实现的形象概括之间的关系感觉。”“还存在着……”“对过去印象进行的”低级感性认识水平的“改造”。

直觉存在着:“直觉的有意识性和无意识性”。

由于直觉的有意识性和无意识性同时存在,并且又具备着各自概念本身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它将对摄影家的构思和自觉愿望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此,摄影家的形象概括多样性,便取决于有意识直觉和无意识直觉的交错感应过程中。

摄影家的形象概括的多样性,是摄影家的创作想象达到事实和独特的条件。

 

十一

 

关于逆反心理。

中国摄影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王立午《摄影艺术欣赏的逆反心理》的文章,就当代创作与欣赏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观点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它将关系到现代人审美需求与摄影技巧的现代意识的探讨和研究。

王立午,首先就逆反心理进行了概述,他们:“逆反心理是一种现象。它的本质是一种抵触和不顺从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欣赏者对艺术品的不屑一顾”,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他认为“摄影艺术欣赏的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欣赏摄影艺术作品是产生的厌烦、怀疑和被愚弄心理。摄影艺术的逆反心理本质是欣赏者对摄影作品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欣赏者对作者的一种不予合作的表现。”我以为,这种基本认识应该是很对的。

 

十二

 

逆反心理的产生,就其根源来说,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在我国逆反心理更有它的特殊性。

人们的经历情感跟逆反心理有直接关系。之所以说我国逆反心理有它的特殊性,就在于社会环境的复杂过程造成,最大的经历就是文革动乱,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大一统政治教育和思想禁锢,尤其是极左思想的不断干扰,可以说影响着三代人的心理情感,而造成了心理障碍和生理障碍都是很大的。这个问题细谈起来很多很多,今天仅就欣赏艺术作品来说变可以看到它的危害。

摄影艺术作品造成逆反心理,对作者和观众(或读者)都存在,我认为并不是单一项的,应该是双向的,只不有时侧重不同而已。

从创作者说,王立午归纳了三点,他认为:1、艺术构思的雷同,艺术语言的老化,欣赏者对作品有似曾相识之感,由此而产生的对作品的厌烦情绪,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2、作品内容的肤浅,触动不了欣赏者回忆、想象和联想的神经,客观上束缚了欣赏者再创造能力的发挥,从而引起欣赏者的厌倦情绪;3、作品违背艺术真实的原则,引起欣赏者对作品的真实感产生了怀疑。这是摄影艺术欣赏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的一种最突出的表现。

我以为,从欣赏者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不仅仅反映了我国观众欣赏层次的不同,关键反映出,在我国观众的各个欣赏层次当中,确实存在着心理障碍和生理障碍局限。

这种局限,同时也具有历史根源,而我国的特定社会政治环境,是造成这种历史根源的直接原因。

现实社会所进行的变革,将面临这种局限的挑战,而摄影艺术创作欣赏群所带来的这种局限,并不是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可以获得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时间。

研究摄影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逆反心理,无疑有益于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建立不断沟通的桥梁。

 

   1990年3月8日初稿

   2024年4月5日修定